2009年4月16日 星期四

什麼是引發失戀者痛苦的分子

德國雷根斯堡大學科學家通過研究雄性草原鼠,發現一種在結束戀愛關係後能引起失戀者感到悲痛欲絕的分子。
  據西班牙《數碼報》報道,草原鼠是一種單配偶的哺乳動物,終身只和一個異性建立「配偶關係」。科學家對草原鼠與配偶分開後大腦的活動情況展開研究,以區別它們與具有血親關係的族群成員分開後大腦產生的活動。
  研究發現,被配偶「拋棄」後,除表現出壓抑和反感的情緒外,雄鼠的一種化學分子信號水平升高,而這種分子可導致其大腦中負責情感的區域釋放促皮質素,使草原鼠對「失戀」的反應更加強烈。
  此外,研究人員還發現,如果使用化學抑制劑阻礙這種分子的活動,「失戀」症狀就會消失,這一情況也可能發生在人類身上。
  由奧利弗·伯施領導的研究小組在科學雜誌《神經精神藥理學》上公佈了這一發現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